2025年7月,我转入营口市统计局综合科工作。初接任务时,科长递来一本本泛着油墨香的月报和厚重如砖的年鉴,纸张间跃动的数据仿佛在诉说:综合科产出的每份统计产品,既是丈量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标尺”,托举起政策决策的科学大厦;更是镌刻着专业与责任的“信用徽章”,具象化呈现着统计部门的权威与担当。而“诚信诚实、依法统计”,正是支撑这份公信力的核心底色,成了我职业生涯里关于“诚信”的第一堂启蒙课。
在统计产品制作中,“严谨”是践行诚信的第一步。被科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在其言传身教的引领下,我将“零误差”奉为圭臬。无论是编制月报,还是编纂统计年鉴,面对各科室提交的海量行业数据,始终以专业的统计方法和严谨的校验流程,对数据进行反复核对,确保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指标都精准无误。我深知,月报需为月度经济研判提供即时参考,年鉴更是长期留存的统计档案,任何一处疏漏,都可能影响数据的真实性,违背“真实统计”的职业操守。因此,每一份报表定稿前,我都会多做一次校对核验,多查一遍计算逻辑,用细致守住统计数据的“生命线”。
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月度经济运行情况,更让我体会到“依法统计”的责任重量。月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连接着统计数据与公共决策,是党委政府把握发展节奏、制定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直接关系政策导向的精准度。依法统计在此处不再是法条中的文字,而是“不瞒报、不谎报、不迟报”的行动自觉:面对数据报送的时间节点,需在确保准确的前提下高效推进,避免因延迟影响决策时效;面对复杂的行业数据,需主动校准各个科室的数据口径,确保报告结论有扎实的数据支撑。这背后是统计人对“数据服务大局”责任的认知——我们报送的不仅是一组组数字,更是对城市发展负责、对公众利益负责的职业承诺,是依法履行统计职责的核心体现。
参加统计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让我对“依法统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我而言,这不是单纯的“备赛闯关”,而是系统学习《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与统计基本知识的过程。统计诚信并非仅凭“初心”就能坚守,若不熟悉统计法规的边界,不掌握数据核验的方法,便可能在工作中因专业不足出现偏差,甚至触碰“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红线。通过学习,我逐渐将“不得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法条内化为工作习惯,将“指标口径辨析”“数据逻辑校验”的方法融入日常——这让我明白,专业能力是诚信统计的“底气”,只有让自己成为懂法、知规、善业的统计人,才能在复杂工作中始终守住诚信底线,让依法统计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践行”。
参与省局电子资料联审工作,则是对“诚信统计”的另一种实践。审核兄弟市过往年份的统计年鉴,让我深刻体会到:统计诚信不是单个单位的“独角戏”,而是整个统计体系的“共同体责任”。联审标准看似严格,实则是为了规范电子化统计资料,避免因局部数据错误影响区域统计数据的整体性。发现问题并形成审核报告,不是“挑错”,而是以协同之力守护统计数据的严谨性——每修正一处都是在为整个统计体系的公信力添砖加瓦。这印证了一个道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没有“地域边界”,唯有各单位共同秉持诚信原则,才能让统计数据真正成为反映区域发展的“客观标尺”。
作为新入职的年轻统计人,每段工作经历都让我愈发清晰:“诚信诚实、依法统计”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每一份统计产品、每一次数据核验、每一份报告中的具体行动。未来,我会继续以严谨为墨,以诚信为笔,在统计岗位上守好数据真实的“关口”,用扎实的工作践行统计职业道德,为营口统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姓名:郭宇晴,单位:营口市统计局,目前从事的专业:综合科,从事统计工作的起始时间: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