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法治 > 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辽宁省统计局营口调查队-坚守统计初心 筑牢道德基石-杜金烨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营口市调查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4

【字号:

分享:

统计职业道德集中体现着统计工作者的政治信仰、工作宗旨、职业能力和道德品质,在引导和规范统计干部正确履职尽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统计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改革和建设高素质队伍的必然要求,对新时代统计事业意义重大。因此,新时代的统计人必须坚守统计初心,筑牢道德基石。

一、秉持诚信诚实,坚守统计初心

诚信诚实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标定了统计工作最鲜明的价值底色,为依法统计注入了精神内涵。统计工作者需以明大德为信仰之基,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摸清“国之大数”,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人民需求为本,用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如实反映国情国力,让统计工作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以守公德为责任担当。统计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秉持“宁可得罪少数人,也要守护数据真”的担当,加大统计公开透明力度,做好统计发布解读,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维护政府统计公信力,践行诚信公德。以严私德为修身之道。统计工作者要坚守初心、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以“日省吾身”的自觉管好“朋友圈”“生活圈”,抵制不正之风;把搞准搞实统计数据作为首要职责,在数据采集、报表审核中锤炼品格;以“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为信条,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将诚信诚实内化为精神底色、外化为行动准则,维护统计队伍纯洁性,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筑牢数据基石。

二、谨遵依法统计,筑牢道德基石

依法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定海神针”,为统计工作设定了明确的边界和底线,是诚信诚实的有力保障。在尊法上下功夫。统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广大统计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法律既是行为边界,更是守护数据真实可靠的盾牌,要信仰、敬畏、尊重法律,将业务流程、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置于法律框架内,确保经得起检验,并主动普法,用通俗语言和案例阐释法律要义,揭示造假后果,营造依法统计的法治生态。在学法上下功夫。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统计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掌握宪法、行政法及统计法规,结合岗位实际增强法治意识,使法治思维成为习惯,在法律轨道上开展工作。在守法上下功夫。守法是保障数据质量与行业公信力的核心,统计工作者要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政令,在收集、审核、录入等环节依法操作,核验资料与数据一致性,杜绝造假弄虚作假,遵循“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高效推进工作,杜绝违规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在用法上下功夫。在统计工作实践中,统计干部要敢于、善于运用《统计法》及其配套法规抵御外界不当干预,维护法律权威;将法治理念融入思维体系,分析问题以法律为依据、制定决策以法律为遵循、推进工作以法律为准则,让法治思维贯穿工作全流程,为统计事业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三、怀初心践法治,扬帆数海绘新章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一名统计新人,我定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将诚信诚实融入血脉、把依法统计刻进骨髓。在数据海洋中做求真务实的“灯塔”,在利益诱惑前当坚守底线的“磐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深耕统计一线,让每一个数据成为映照发展的“明镜”,每一份报告化作服务决策的“基石”。始终牢记“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以道德为帆、法治为舵,在新时代统计事业浪潮中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真实、可靠、高效的统计保障,让统计之光闪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

(作者简介:杜金烨,辽宁省统计局营口调查队党群工作部,2024年9月入职。)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