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9月份,我市规上服务业9个重点行业(营口目前无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规上企业,下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比全省高12.8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4位,位次比1-2月前进6位,比1-5月前进2位,与1-8月持平。9大重点行业增速均为正,与1-8月比较,环比“5升4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速分别提升29.3、3.7、1.0和0.1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均不同程度下降。各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9.0%,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提高2.7、1.5和3.7个百分点。比全省(0.4%)高8.6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4位,位次比1-2月前进2位,与1-5月和1-8月持平。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1.0%,比1-2月、1-5月分别回落4.0、1.3个百分点,与1-8月持平。比全省(8.8%)低7.8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12位,位次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后移1位、2位和1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95.4%,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提高50.2、48.1和29.3个百分点。比全省(7.1%)高88.3个百分点,持续稳居全省第2位。
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3.3%,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回落5.7、12.3和9.3个百分点。比全省(2.6%)高0.7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8位,位次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后移3位、2位和4位。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3.0%,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回落11.7、4.1和0.7个百分点。比全省(1.5%)高1.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9位,位次比1-2月后移3位,比1-5月、1-8月均前进1位。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18.7%,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比1-5月和1-8月分别回落9.9和2.2个百分点。比全省(1.5%)高17.2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7位,位次与1-2月持平,比1-5月、1-8月分别后移5位和2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9.9%,比1-2月、1-5月和1-8月分别回落5.6、9.7和0.3个百分点。比全省(-1.9%)高11.8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3位,位次比1-2月前进1位,与1-5月持平,比1-8月后移1位。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6.9%,比1-2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1-5月和1-8月分别提高2.2和4.6个百分点。比全省(5.4%)高1.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7位,位次与1-5月持平,比1-2月、1-8月均前进2位。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5.1%,比1-8月提高1.0个百分点,但比1-2月、1-5月分别回落16.4和15.1个百分点。比全省(5.6%)低0.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第11位,位次比1-2月、1-5月均后移5位,比1-8月前进1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行业增速持续下滑
9大重点行业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个行业增速从年初以来均持续下降,9月增速全部下降为个位数。
(二)多数行业抗风险能力弱
部分重点行业增速随着龙头企业增速的变动而调整。如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5家企业,其中随着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桔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辽宁友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家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的提升,该行业整体增速快速提高。扣除上述2家企业后,1-9月该行业仅增长3.4%。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共6家企业,其中,营口北海圣和龙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北海亚特兰海乐园于2017年开业,目前设施项目较为老化,且项目竞争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同时该项目今年在6月底重新营业,相比于去年开业时间缩短,影响了企业的营收增长。由于该企业的影响,该行业8月份增速降为个位数。
(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速降为个位数
由于我市2025年无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今年以来一直使用全省数据。全省该行业增速从2月开始一直持续下降,目前1-9月已下降为个位数。
三、全年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由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部分大企业的快速有力拉动,9大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合计预计将持续两位数增长。为推动今年及2026年服务业数据平稳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抓好年度入库纳统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抓紧核实前三季度税务库拟达标企业,对于有潜力的重点培育,争取年底或者26年2月入库。同时尽快联系前期挖掘核实的已达标成长型企业准备相关材料提交到县区统计部门审批入库,为2026年定报数据形成有力支撑。
(二)抓好年度行业代码调整工作
规上服务业企业行业代码每年仅元旦前后允许调整,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所属企业,有需修改的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各行业发展情况。
(三)抓好各企业研判帮扶
各地区、各部门要详细研判各自行业企业,一企一策,针对面临的困难积极沟通协调,针对企业诉求积极响应,拿出切实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走出经营困境。